
大皖新闻讯 “双十一”购物狂欢开启、“双十二”接踵而至,年终购物季已全面拉开帷幕。不过,低价促销、满减活动背后可能暗藏消费陷阱,如何守好“钱袋子”?11月4日,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,强调消费者要三思而后“囤”,从购物前、购物时、到货后给出全流程指引。
合肥市市场监管局提醒,消费者购物前的理性规划是避坑第一步。很多消费者容易被“满减凑单”“超低价秒杀”吸引,买下并非必需的商品,或是为囤货而囤积大量物品。对此,市场监管部门提醒,务必坚持“需要什么买什么”,不被优惠套路冲昏头脑;囤货需适度,过多囤积不仅占用空间,还可能因商品过期造成资金损失。同时,要选择正规电商平台和商家,对陌生人发来的私人链接、非官方渠道的促销信息保持警惕,从源头降低风险。
同时,消费者要重点看清赠品规则,注意“赠完即止”“收货后再赠送”等限制条件,避免因理解偏差引发纠纷;遇到“电商专供”“线上特供”商品时,需留意其材质、规格是否与线下商品存在差异,仔细对比后再下单。此外,交易过程中要随手截屏保存活动规则、与商家的聊天记录以及售后承诺等内容,这些都可能成为后续维权的关键证据。
合肥市市场监管部门建议,消费者收货时应及时开箱验货,核对商品是否与订单一致、有无破损等问题,必要时可录制开箱视频留存凭证。购物节后是退款诈骗的高发期,凡是自称“客服”,以订单异常、商品质量问题等为由,索要验证码或要求在平台外转账的,均为诈骗行为,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,切勿轻信。
若发生消费纠纷,消费者应先与商家或平台协商解决;协商无果的,可拨打12345政务服务热线或12315投诉举报热线,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呼吁,“理性消费是根本,留存证据是关键”,希望广大消费者在享受年终购物优惠的同时,增强自我保护意识,合理规划消费。
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实习生 曹芸
编辑 崔恒
股票怎么开通杠杆,配资公司官网查询,三亚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